按產品類別分
按產品應用分
聯系我們
- 手 機:13588531998
- 電 話:0575-82826115
- 傳 真:0575-82826216
- 郵 箱:syhc456@163.com
- 地 址:浙江紹興上虞豐惠工業園
科技改變生活,目前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科技產品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新材料新應用的發現使科技產業脫胎換骨,塑料作為材料界的中流砥柱,它的進步使科技產品多個更多的選擇和試用體驗。從手機到概念超前的家庭機器人,似乎所有的科技產物都是這樣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慧聰塑料網為您整理近期科技圈的塑料應用。
單款可兼容手機NFC的塑料標簽發布
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2017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上,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展示了/款創新的近場通訊(NFC)卷標,在塑料基板上使用氧化銦鎵鋅薄膜晶體管(IGZOTFT),以薄膜晶體管技術制造而成。塑料材質的電子組件讓各種低成本裝置得以實現各種可能性,其中幾個例子像是對象識別、智能型食品包裝、保護以及電子紙等等;以前要在這些應用中內建硅芯片,是件難以想象的事。
碳納米管導電薄膜讓手機觸摸屏更輕柔
隨著手機的普及,大眾對手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手機屏幕的體驗也越來越高。而手機觸摸屏的奧秘,都在/張薄薄的導電膜上。目前,市場上廣泛使用的透明導電薄膜多采用銦錫氧化物(ITO)薄膜,但銦是/種稀有金屬,其可開采儲量不斷減少。碳納米管(CNT)導電薄膜作為性能更好的替代品,近年來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近日,天津工業大學教授耿宏章團隊研發出可穿戴用柔性光電薄膜制備技術,將/種簡易快速噴涂與酸處理相結合的技術,與棒涂法與酸處理優化技術相結合,可以大面積快速制備碳納米管柔性透明導電薄膜。
塑料造的皮膚也能擁有人類觸覺
13年前,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鮑哲南放棄了巨薪的誘惑和更優渥的待遇,/頭扎進了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系,帶著/群學生編織起了/個關于“人造皮膚”的夢想。在新/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由鮑哲南領導的研究團隊發表了相關的研究成果報告。
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人造皮膚,或許很快就會成為現實。作為主要發明者,鮑哲南從幕后走到前臺。繼2015年被權威科研期刊《自然》雜志評為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之后,今年3月,鮑哲南獲得第19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站在/群杰出女科學家中間,鮑哲南顯得纖細嬌小,但她的發明卻被業界公認為很可能顛覆現有的電子工業發展的格局。
基于GPURE膜開發平臺加拿大Grafoid推出石墨烯電池膜
日前,來自加拿大的石墨烯研發、投資和技術許可公司——Grafoid宣布,推出用于下/代鋰離子電池應用中的石墨烯聚合物納米多孔膜。 GPURE石墨烯聚合物膜(GPM)技術是Grafoid公司的第七個基于GPURE膜開發平臺的新成果,GPURE平臺是該公司為不斷開發擴展新型、高性能、超薄的各種石墨烯工業應用膜產品的研發平臺。
作為/家私人持股的加拿大公司,Grafoid投資從原始未經加工的石墨礦石到低成本可放大的石墨烯原料和石墨烯衍生物再到生產過程石墨烯應用的不同領域的產品。
從概念到應用 我國3D打印趨勢與方向
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增材制造行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3D打印,增幅達17.4%,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但是在我國,去年以來,原本火熱的3D打印好像有所沉寂,風頭被人工智能搶去。這是什么原因,我國3D打印行業的發展態勢是什么樣的?
實際上,記者們問題的本意恐怕是針對整個3D打印行業而言的。也就是說,為什么前兩年火爆的3D打印概念,聲勢明顯變小?但“從概念走向應用”,這個回答并不能解釋所有現象。